2022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重点企业洞析:金发科技VS会通股份「图」_高级工程塑料_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产品展厅

PRODUCT CENTER

产品展厅

PRODUCT CENTER

2022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重点企业洞析:金发科技VS会通股份「图」

发布时间: 2023-10-09 03:05:02 |   作者: 高级工程塑料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

  改性塑料最早起源于国外,而我国改性塑料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不断推进和国内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改性设备及技术不断成熟,整个改性塑料工业体系亦逐渐完备,有力推动了塑料加工业从以消费品为主到快速进入生产资料领域的重要转型,大大促进了塑料加工业的升级与发展。

  通过有关的资料查询及数据比较,选取了改性塑料行业内的两家上市企业: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发科技”)和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会通股份”)来做关于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

  金发科技于2004年6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143);金发科技旗下拥有48家子公司,在南亚、北美、欧洲等海外地区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以自主创新开发为主,覆盖了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等7大类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会通股份于2020年11月18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88219);会通股份主要是做高分子改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化、功能化的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拥有聚烯烃类、聚苯乙烯类、工程塑料及其他类多种产品平台,产品品种类型丰富,高分子高性能化和功能化产品品种300多项。会通股份综合竞争优势在改性塑料行业已稳居前列,是国内规模大、客户覆盖广的高分子改性材料企业之一。

  对比而言,金发科技的企业总资产更为雄厚。金发科技2022年9月的总资产(540.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达11.8%;会通股份2022年9月总资产则是56.2亿元,同比增长8.9%。

  从2022年9月净资产规模来看,金发科技(157.0亿元)高于会通股份(16.6亿元),同比变化率分别是4.7%、-2.1%。

  2022年1-9月,金发科技总营业收入为293.2亿元,同比下降0.9%;会通股份的总营收(3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6%。此外,金发科技(281.0亿元)的2022年1-9月企业总经营成本高于会通股份(37.5亿元),同比变化率分别为2.1%、11.0%。

  分产品来看,金发科技和会通股份的企业营业收入都大多数来源于于改性塑料。2021年,金发科技的改性塑料营收占了企业总收入比例的63.04%;会通股份的改性塑料产品营收在企业总收入中的占比达94.83%。

  2022年1-9月,金发科技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03亿元)高于会通股份(0.44亿元),二者之间相差了11.59亿元。

  2021年,虽然两家企业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都较上年出现明显下滑,但是金发科技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0%)仍旧高于会通股份(3.19%),并且盈利能力也较会通股份而言更为优秀。

  2021年,金发科技和会通股份的研发投入金额均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金发科技的研发投入金额为14.55亿元,较上年增加了0.16亿元;会通股份的研发投入金额为0.24亿元,同比增加了0.24亿元。从研发投入总额占据营业收入比例来看,金发科技(3.62%)的2021年投入占比率略低于会通股份(3.94%)。

  分企业来看,金发科技的2021年改性塑料行业营收253.3亿元,同比增长24.1%;会通股份则是营收46.5亿元,较上年增长15.7%。

  2021年,金发科技的改性塑料经营成本为203.33亿元,同比增长达34.96%。会通股份的改性塑料经营成本(41.95亿元)较上年增长23.37%。

  2021年,两家企业的改性塑料毛利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金发科技的改性塑料行业毛利率为19.7%,较上年减少了6.5百分点;会通股份的改性塑料行业毛利率为9.8%,同比减少了7.3个百分点。

  2021年,金发科技的改性塑料生产量为182.8万吨,同比增长15.04%;改性塑料原料的销售量是174.5万吨,同比增长12.84%;库存量(13.2万吨)则是较上年增长16.39%。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