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中國製造:製造強國戰略五大工程初戰告捷_kaiyun下载-通用工程塑料_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产品展厅

PRODUCT CENTER

产品展厅

PRODUCT CENTER

聚集中國製造:製造強國戰略五大工程初戰告捷

发布时间: 2023-11-04 05:07:45 |   作者: kaiyun下载-通用工程塑料

  《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五大工程,包含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強化基礎工程、才智製造工程、綠色製造工程和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现在,五大工程已全面啟動,並获得开始成效。

  “在五大工程中,才智製造工程成效最為顯著,才智轉型已成為各行業尤其是骨幹企業的實際行動。”左世全介紹説,第一批109個才智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才智化改造後生産功率均匀进步30%以上,最高達到2倍以上;運營本钱均匀下降20%以上,最高下降60%。探究构成了一批較老练、可複製、可推廣的才智製造新模式,在技術標準方面研讨拟定了數字化工廠參考模型等一批關鍵的標準,开始建立了才智製造標準體系的架構。

  同時,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已掛牌建立,增材製造、工業機器人創新中心進入創建階段,各地區相繼培养建立了35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製造業與網際網路交融不斷深化,製造業重點行業骨幹企業網際網路“雙創”平臺普及率達到59.6%。企業創新主體位置更杰出,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和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達到425家和171家。

  “對創新資源的整合,要靠製造業創新中心聯合攻關。我們鼓勵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升級為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一個領域的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我們只選一家,這一家必定是水準最高的,要防止重復建設。并且省與省之間的創新中心也會聯合起來,构成創新網路。”李北光説。

  兩年來,工信部還组织了工業強基工程47個方向61個項目,推動工業基礎才能穩步增強。中心基礎零部件研發製造获得新進展,如高端航空緊固件等一批産品打破了彻底依賴進口的局势。

  打破一批關鍵基礎资料技術,如高標準軸承鋼资料构成了整套具有自主才智財産權的中心技術。若干先進基礎工藝獲得重要進步,如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不銹鋼管實現産業化。産業技術基礎不斷夯實,如數控機床、新资料等重點領域累計發佈1.1萬餘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第四代行動通訊等97項提案成為國家標準。

  李北光表明,總體來看,實施《中國製造2025》兩年來获得了積極成效,為支撐製造業企穩上升、进步製造業才能水準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實現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製造2025》確定的十大産業領域涌現出一大批重大成果:中國標準動車組获得打破並開始試運作,高精度數控齒輪磨床、數控衝壓生産線等産品躋身国际先進队伍;ARJ21-700新式渦扇支線客機投入商業運營,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長征五號大型運載火箭、全球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左世全強調,與以往發展製造業的办法不一样,《中國製造2025》更重视基礎才能和産業生態建設,這也恰恰是许多外媒對《中國製造2025》的評價。

  “我們要加速鞏固已有的技術優勢,發揮我們的市場規則和准则優勢。但要留意的是,我們還要長期面對西方發達國家在技術創新、規則拟定等方面的優勢,不要為获得的一點成績自鸣得意。要冷靜地看到,我們和製造強國的距离還很大,《中國製造2025》才剛剛實施兩年。”李北光坦言。

  屈賢明剖析説,從现在的綜合數據統計剖析來看,中國與美、德、日等處於第一和第二方陣的製造強國的距离在縮小,但主要是規模擴張帶來的作用。雖然中國製造業擴張速度在下降,反映創新和綠色製造水準的持續發展指數增長可喜,但品質效益和結構優化的指數增長緩慢。總體看,要徹底改變我國製造業的發展方法,還需繼續尽力。

  “隨著《中國製造2025》推進,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擴張的轉變過程必定會支撐製造業進一步發展,這是長期向好的態勢。可是现在,中國製造的規模擴張還沒有得到底子改變,還必須進行體制機制的深度變革,紮實打好基礎,路途還很漫長。”李北光強調。

  同時,屈賢明坦言:“五大工程進展差異很大,總體看是才智製造很熱、工業強基工程和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推進很難。這和我們當初的預期是共同的,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我們必須下更大的決心,做更大的尽力。”

  屈賢明進一步指出,兩年來的實踐證明,要建設製造強國,必須徹底轉變發展方法,解決四大難點,包含进步創新才能,從主要是跟蹤式的模倣創新轉變為並行甚至引領的創新模式;解決中心基礎零部件和關鍵基礎资料發展滯後的問題,夯實製造業的發展基礎;解決品質問題杰出、經濟效益差的問題,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大力下降动力、资料耗费,下降廢棄物排放。

  《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是要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由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的脚步在加速,但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兩個方面不是兩三年就能全面實現的,還需求體制機制的創新,需求從需求出發的技術創新,需求標準和客戶認可度的进步,更需求支付長久的尽力。”左世全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