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环球科技参考
近日,在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4年年鉴》和《评估塑料的价值》报告说明,海洋里大量的塑料垃圾日益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保守估计每年给海洋ECO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30亿美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4年年鉴》关切微塑料,即制造或生产塑料碎片时产生的直径5毫米的塑料颗粒。微塑料极易被海洋生物误认为食物而摄入体内。微塑料被慢慢的变多的直接用于消费品行业,如牙膏、发胶和洁面乳中。这些微塑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难以过滤,最终会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之中。北大西洋的很多地区都已发现聚集在微塑料上的微生物群。这种微塑料可以传播有害微生物、病原体和藻类等物种。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文指出,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马拉斯皮纳海洋考察队发现了地球海洋上已有五大塑料碎片聚集地,与海洋表面的五大环流所在地重合。
目前,许多国家慢慢的开始调查能有效、低成本地减少塑料输入的潜在控制措施,但仅有立法不太可能有效地减少海洋的塑料碎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4年年鉴》报告说明,关键是需要在其来源上减少塑料碎片的输入。塑料披露项目鼓励企业和机构在运营中衡量其每年的塑料使用或废弃物整合状况,同时需要持续的宣传活动来阻止乱扔垃圾和说服人们再使用或禁止塑料袋等行动,并引入再使用或回收利用的财政激发鼓励措施(如对塑料包装的征税)和执行立法来减少环境中塑料碎片的数量,报告还建议把塑料碎片转化成各种产品或使用塑料作为燃料。(廖琴)
近日,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了题为《国际食品安全评估:2014-2024》的报告。基于来自粮农组织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的粮食产量数据和来自世界银行的宏观经济数据,从粮食产量和粮食进口量方面出发,USDA经济研究局使用国际食品安全评估模型预测了76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013~2014年间粮食安全状况。
预测根据结果得出,到2014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饥饿人口的数量将从2013年的5.39亿人下降为4.9亿人,降幅为9%,饥饿人群的比重将由2013年的15.5%下降至13.9%。到2024年,预计食品安全形势将恶化,饥饿人群的比重由2014年的13.9%上升为14.6%。到201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安全问题有所改善,但该区域未来10年的食品安全形势将有所恶化,预计饥饿人群比例将从2014年29.2%上升到2024年的31.2%。
2013年至2014年,在经济持续增长、食品价格逐渐下降等积极因素的持续推动下,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食品安全状况有望好转,饥饿人口的占比将从25.5%下降到22%;到2024年,该地区饥饿人口的占比将进一步降至17%。较高的作物产量及粮食进口量是该地区改善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2013年亚洲遭受饥饿的人口的占比为8.8%,随着粮食分配不均衡问题的缓解,预计至2024年,亚洲食品不安全强度将进一步减缓,粮食不安全人口的占比将降至8.5%。
在影响因素方面,拉美地区、加勒比地区及北非地区的大部分食品需要依靠进口获得,因此,国际粮价、其自身的支付能力对这些地区的粮食安全而言至关重要。而对于主要依赖本地粮食供应的亚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而言,粮食生产性能是这些区域粮食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董利苹)
中国人民大学仇焕广教授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日本国家环境研究所的合作者从虚拟水贸易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路径及其对用水效率的影响。该研究成果《中国通过国内外粮食贸易实现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农业水资源稀缺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的因素。该研究利用一般均衡福利模式和线年中国省际间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畜产品的贸易进行了模拟,并将该模拟结果与水文学模型计算的主要农产品在不一样的地区生产的耗水量结合起来,构建了中国省际间和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虚拟水贸易网络。研究表明中国各省的农业用水效率存在巨大的差异。
该研究发现中国的农产品虚拟水贸易中,有80%来源于国内的省际间贸易,20%来源于国际农产品贸易,其中大豆进口占了中国国际贸易虚拟水流动的93%。
该研究成果对如何在保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条件下节约农业用水、保持生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特别是对我国未来区域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具备极其重大的借鉴意义。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和英国“牛顿国际学者”的资助。(唐霞)
- 上一篇: 2020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途趋势变化分析研究报告
- 下一篇: 聚氨酯保温行业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