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州城市创新指数发布:基础科研投入比达1224%新兴起的产业贡献了近13经济增长_耐高温工程材料_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产品展厅

PRODUCT CENTER

产品展厅

PRODUCT CENTER

最新广州城市创新指数发布:基础科研投入比达1224%新兴起的产业贡献了近13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 2024-03-29 01:01:08 |   作者: 耐高温工程材料

  3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近三年,广州创新发展水平提升明显,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五大维度均快速增长。

  一方面,同全省对照,广州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比高,聚焦原始创新的定位进一步突出;另一方面,广州市各区在细分指标方面各具特色,分工定位日渐明晰。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认为,广州市创新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创新平台资源优势、高校资源优势、区位和政策优势。

  近年来,广州持续加大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在全省创新体系中的定位进一步明晰——聚焦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着力突破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2022年,广州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达988.36亿元,较上年增长12.1%,总量居全国第四;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为3.43%,创近十年来最大增幅,是全国唯一实现连续9年稳定增长的一线城市。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达到120.97亿元,占比为12.24%,远高于全国及全省中等水准。同时,基础研究投入愈加多元化,“市、区、校、院、企”联合投入模式逐步推广。

  从基础研究支出结构来看,有关数据一直在优化,资金倾向重点领域。全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及支持经费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三。聚焦重点领域研发创新,广州获国家、省重大专项立项数增长21%,立项经费超过16.5亿元,突破了高质量量子点耐高温加工、金属结构材料增材制造等世界性难题。

  此外,全市共有13所高校1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居全国第四。

  2022年广州市获省级科技奖143项,占全省65%,独揽突出贡献奖两项;五年累计获国家级科技奖107项。

  在发明专利数方面,全年专利授权14.6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76万件,同比增长14.4%;每万非流动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20年的38.07件/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62.85件/万人,同比增长26.94%,实现了快速提升。

  从成果转化层面看,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645.54亿元,同比增长9.63%;创交会成交额达8.67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78.5亿元,占大湾区总额约三分之二。

  这得益于广州科研院校聚集、技术创新体系健全,近年来科学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也逐渐完备。2022年,广州实验室、创新中心、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创新平台达2821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同比增长245家,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环大学城、环中大、南沙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布局。

  技术创新带动产业体系一直在优化。近年来,广州逐渐完备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布局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从企业构成来看,广州高新技术企业达1.2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全市企业总量千分之六的体量,贡献了全市20%的企业所得税、40%的企业利润总额。其中,新认定高企4568家,较上年增长 26.2%;“四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六分之一。

  全市19家企业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其中新增9家,增量居全国第一。此外,广州集聚独角兽企业23家,高精尖企业50家。在广州新增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后者多集中于现代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产业结构上看,全市“3+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8879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30.8%,经济增长近1/3动力来源于新动能。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和生物与医药健康产业合计实现增加值增长5.4%。此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60.6%。

  一方面,广州加速引才聚才,建设了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支持人才团队携带项目“带土移植”,汇聚了诺奖得主朱尔斯·霍夫曼等3000多名外国高端专家来穗工作,推动一批高水平人才项目落户;大力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近三年建成44家,引进合作院士48人,助力高端产业人才向企业聚集。

  同时,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也不断完善,“揭榜挂帅”“包干制”“负面清单”等推动人才评价由直接认定向“认定+评价”转变,为科研人员放权松绑减负。

  另一方面,广州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全市“高等教育规模”多年保持全国第1位;人才梯队塔基夯实,以基础研究项目形式支持2622名青年博士人才留穗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工院校与人工智能、软件和信创、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19条产业链链主企业就专业建设、校企双制班、新型学徒制等深度合作,2022年新增企业新型学徒制备案1.5万人次。

  2022年,广州每万从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为163.55人年/万人,同比增长24.89%;高被引科学家58人,同比增长41.46%;每万常住人口在校研究生数为86.26人,同比增长11.37%,人才储备进一步强化。

  财政资金对创新的激励作用明显提升,广州投入1.13亿元用于支持和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各类创新主体;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额从2020年的500多亿元提高至2022年的900多亿元,几乎翻了一番。

  同时,“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逐步构建,风投创投之都日渐成型。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管理实施细则出台,22只子基金落地运营,投资项目金额达37亿元;科技公司融资渠道拓宽,科技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向1万余家企业放贷超720亿元;实施上市挂牌“科创领头羊”工程,2022年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19家,累计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244家,累计募集资金超5800亿元,塑造资本市场“广州品牌”。

  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不断强化,广州设有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等,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全年常态化举办各类成果转化对接活动106场次,累计依托创交会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技术成果对接超10万次。

  从各区情况来看,黄埔区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综合得分居全市第一,天河、南沙紧随其后,分别位列第二、三名。

  根据《报告》,不同区在创新能力发展方面各具特色。例如,天河技术合同成交额居全市第一;南沙R&D经费及研发人员投入较大,近年来增长动能强势;番禺产业发展和平台建设表现优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创新平台建设和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排名靠前;增城财政科技支出居全市第一;越秀则以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见长,每万非流动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专利产出分别居全市第三、第二……

  由此可见,广州市创新格局初具形态,不同区的发展定位日渐明晰,黄埔呈现“全能型”发展,担当起区域创新的领头羊;越秀依托丰富的科研院所发力技术发明与成果转化;番禺、增城等区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见长,近年来承接落地了一批优质企业;南沙则依托政策与区位优势,加速引才聚才,打造开放创新新高地。

  但在部分细分指标上,各区之间仍在较大差距。以全社会R&D经费内部支出为例,黄埔区以286.87亿元居全市之首,高于海珠、越秀、白云、花都、增城、荔湾、从化之和,而从化区R&D经费内部仅有9.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