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谈装备】打破头盔认知误区如何准确选择摩托车头盔
在没有全面或系统的了解摩托车头盔的一些基本知识时,大多数车友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一般是“听说式”了解。听这个车友说一句,再听那个车友说一句,或者网上会去参考一些网友的留言或者帖子,和产品的评价。但事实真的像“身边车友”或者网友说的那样么?
今天野兽就和大家一起说一说圈子里很多关于头盔认知的误区,如果你是刚入门的车友,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选择一顶对自己最合适定位的头盔。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目前摩托车头盔大多采用ABS,玻璃纤维,碳纤维这几种材质,其中ABS材质头盔大约占90%以上份额,而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的工艺差不多,模具可通用,但工艺复杂,这就导致了玻璃钢和碳纤材质头盔占比非常小,加上碳纤材料贵,所以碳纤头盔售价特别高。那是不是说碳纤维材质的头盔,就比其他材质的头盔更安全呢?
ABS和纤维类盔体主要特征区别是,ABS容易在撞击下发生碎裂,纤维类的盔体会破裂而不会碎。在材料特性上,碳纤材质确实比ABS材质有很明显的优势。加上碳纤维材质的头盔,盔体制作时间周期长,人力成本高,所以产量小,与市场需求量不匹配,所以导致了这个材质不能普及,所以售价高。这也导致了很多车友误认为,碳纤材质的就是更安全。
举个例子,有很多头盔同盔体模型,既有ABS材质的头盔,又有碳纤材质的头盔,2个头盔都通过了相同的认证。那么是不是碳纤的那个头盔更安全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同盔体同认证下,材质的特性,会影响头盔的重量,而对安全的影响没有实验数据来表明差异。相反,材质的加工工艺,厚度,强度,EPS密度和工艺设计等,能影响头盔的安全性。
但有一点必须说明,价格超级低的头盔,最好还是不要选择,因为有可能是由二次回收料做成的盔体,一般一顶正规认证的ABS全新料的入门级的全盔,据了解(不确定)其出厂价在180元左右,加上经销商利润及渠道成本,因此建议玩摩托车选初级入门全盔的线元以上的摩托车头盔为好。
很多人说你自己的脑袋值多少钱,就买多少钱的头盔。这就侧面反映了,很多车友总以头盔的价格来判断头盔的安全性,这一点可能不是正确的定论。
比如很多复古盔,价格很贵,你说它比一些300元的入门全盔安全么?只能说未必。但这种高价值的头盔,依然有很多人选择,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头盔除了保护性以外,还有一个大家都很看重的功能,那就是装饰性。这就使得有些头盔厂商会在“装饰性”和外观上做文章,从而制造出非常受欢迎的产品,而获得成功。
很多头盔价格高,不是因为安全性非常棒,反而是看研发成本,以及制作工艺所决定的。就比如HJC CL16这个头盔通过了DOT与SNELL认证,曾经只卖460元。而AGV K3SV通过了ECE认证,却要卖2000元。你说哪个更安全呢?
目前没有一点相关的实验数据来表明,因为头盔真正的保护意义,只有在发生碰撞时的0.2ms-0.4ms发挥真正的作用,而其余时间都在你头顶上做一个装饰品和预保护品。
那么头盔的售价差距为什么那么大呢?刚才说了,头盔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装饰品,那么厂家就会在它的舒适性,空气动力学设计,和它的美观度上做研究。研究都要投入钱的,所以制作流程与工艺越复杂,用料越考究,做工越精细,配件设计和工序越多,说明它成本越大,自然售价就高了。
举个类比的例子,这就跟经济家用小车与豪华品牌小车对比一个道理,同样是来代步用,但并不能说豪华车绝对比家用车安全,做的结实并不能决定事故的后果。因为事故本身很多因素都是未知的,骑慢一点肯定相对安全一些。
这个误区可以说,非常普遍。而且他们明明知道尺码大,依然选择佩戴,而且特别是那些顽固,年纪偏大的车友。这一点希望刚入门的车友,一定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为什么很多人会选大一码的头盔戴呢?主要是因为头盔内部衬垫一般都是紧贴和包裹头部而设计的,导致空间小,空气流通性差,会比较闷热。但现在的头盔很注重前后风道散热的设计,骑行时速度逐渐起来,头盔的通风性和散热性会逐渐体现,闷热的情况会有所改善,一般适应一段时间即可,而且刚佩戴全盔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强迫自己去适应这种感觉。
佩戴大一号的头盔有2个非常不好坏处,首先,在事故撞击中,轻易造成头盔脱落,从而失去了保护作用,跟没戴一样。另外需要提示警醒我们注意,头盔系带一定要调整到合适位置,并且确保骑行时系带已经系好,要不然同样轻易造成头盔脱落,失去保护。
其次,据国外研究表明,佩戴大一号的头盔,在碰撞时非常易产生二次碰撞伤害,加重脑震荡或者脑部受伤的危险。所以请为自己的安全,选择正真适合尺码的头盔佩戴。
【如果你的头盔尺码不合适,它所能吸收撞击时的冲击力会受影响。价值为100美元的正确尺码的DOT认证头盔,比价值900美元的尺码太大的SNELL认证头盔更能保护你。】
(本来这段话是来突出各大认证的区别的,但这里引用来说明头盔合适尺码的论点)
很多车友会听说,某个品牌,某个盔型非常好,实际上对于这些车友来说,是无心的在圈子里发表自己的言论而已。但很多车友听者是有心了,就认定是这样子。导致跟别人聊起头盔话题时,就把这种言论当成结论再一次传播。这是错误的理解!
在现实过程中,我就遇到过类似情况。有车友来买头盔,说某某品牌某型号有没有,然后说是朋友告诉他的,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某些品牌,某个产品可能在市场上比较受车友欢迎,但你不一定适合。头盔作为一个较为重要的商品,也是作为骑行文化和个性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我认为需要考虑到这4点:
跑车、街车可选配街跑盔,旅行车以揭面盔、双镜片全盔为主,踏板车可优先考虑半盔,复古车配合复古盔等。
结合自己对头盔的重量要求、舒适性、透气性、风噪问题、蓝牙耳机装配、双镜片等需求选择。先排除自己最不能接受的,没有一个完美的头盔。而且大部分风噪大的问题,用海绵耳塞可以解决。
定预算是最关键的一个标准,千万别预算1000元,最后被商家忽悠买了个3000元的,因为一个人潜在的需求和欲望永远满足不了。就好比那个段子——本来想买个150CC的代步摩托车,最后想买大金翼。
选好一顶对自己最合适的头盔,能够说是一门学问,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希望我们大家了解了这些后,就不要像我的一个朋友骑哈雷48,戴SHOEI X14这样子搭配了,当然对这些都不介意的话,那选择是自由的。
对于头盔的一些认知,大家要自己去了解和判别的。不光是头盔,本内容同样适用于装备。所以对于选购装备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玩车时间长,装备知识丰富的老玩家,但绝对不能道听途说,轻信谣言,甚至网络上的一些水军和水贴。包括本期内容,你也可以提出质疑,怀疑态度才是对一件事物认知的前提。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和建议。
到底要不要换呢?这个需要看情况而定。从很多厂家和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测试来看,掉落过后的头盔,可能EPS层受损,因此导致安全性下降。鳄鱼就有一篇专访NOLAN厂家实验室的文中就提到这个问题。
一般从车把高度或1m高处手滑掉落,没有导致头盔外壳产生裂缝这种严重的破损,我个人建议是可以不换。但如果这种跌落导致了盔体裂痕了,建议直接换掉。
所以,大家别轻视自己的头盔,千万要防止头盔掉落。也千万别把自己的头盔硬挂在反光镜上,EPS层同样容易受损,并且一碰就容易掉落在地上。如果实在没地方放非要挂在反光镜上的话,建议先把头盔镜片掀起来,再用反光镜穿过头盔的镜片窗口出来,这样挂不伤镜片,更稳一些,不易伤到EPS层。
那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要问了:对于刚入门的车友,怎么来选择一顶对自己最合适的头盔呢?以下就以个人经验,为大家选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1、确定预算。就是自己最大能承受的消费范围,头盔一般分几档,比如300-500,800-1300,1500-2000,2500-3500。基本上这几个档次,就是头盔本身厂家的定位区间。跨了一个级别,就是一个档次,选择头盔前,能确定自己的预算区间。
2、确定头盔是否有安全认证。一般上了300元以上的头盔,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摩托车头盔,会具备DOT,ECE,SNELL等认证,选择大家都认识的品牌,以及有认证的头盔即可。不要轻信某些杠精说,哪个认证更牛X更安全。因为事故是不可预测的,而且是多因素性的,最起码这几种认证是最常接触到的。
3、选择合适自己的尺码和版画。一定要自己试戴后,确定是不是合适。一般正确的尺码表现为,在系好头盔系带的情况下,头盔内衬会夹住你的脸颊,但你的太阳穴位置不会有被压迫的感觉。左右晃动脑袋时,头盔不会与头部分离而转动,前后点头式摆动脑袋时,头盔不会明显前后滑动,这才算是一个较为贴切的尺码。网购新头盔,最好别撕标签等单独佩戴15分钟时间,看看太阳穴会不会疼,而对于选择头盔的版画就随自己喜好了。
总结来说:首先确定预算和价格的范围,再确定几个比较中意的品牌,再看盔型和版画,这样子排除法选择。而且建议还是不要跳档对比头盔,比如1300元的K3,和SHOEI Z7这样子对比,没有一点对比意义。通过上面的方法,这样子筛选下来,估计你买到的头盔基本不太会后悔的。所以,没必要本来想买个400元左右的头盔,最后被各种忽悠买了个4000元的,选头盔还是理性选择自身预算范围内的即可,除非你家有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