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塑料市场潜力渐显科思创首条物理回收生产线在沪投产
德国材料制造商科思创(Covestro)首条物理回收塑料生产线在沪投产。
“科思创全球首条物理回收(MCR)聚碳酸酯(PC)专用生产线已经在上海一体化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达2.5万吨(相当于约1.25亿个笔记本电脑上盖),旨在满足市场对消费后回收再生塑料(PCR)日渐增长的需求,主要覆盖电子电器、汽车和消费品等应用领域。”日前,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裁王丽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
据透露,科思创计划到2026年每年将在亚太地区供应超过6万吨回收再生聚碳酸酯,以满足强劲的市场需求。
聚碳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在电子电器、医疗用品、建筑节能、汽车部件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大问题。
据《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数据,2022年我国总体废塑料回收总量1800万吨,同比下降5.3%。目前,我国废塑料材料化回收率达到31%,处于全球较高水平,但也还有近七成市场亟待挖掘。
王丽表示,“中国产业链布局非常健全、完善,市场潜力巨大。实现循环需要体量,要有产业链才有机会真真正正实现循环。所以好的基础,再加上清晰的政策、高效的执行,造就了中国这一最有潜力的市场,助力全面循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因此,很多新产品、应用都在中国先做试验,或者快速在中国实现商业化。对科思创而言,中国市场在我们全球业务布局中是一个榜样的存在,因此我们将科思创全世界第一条专用的物理回收线放在中国。”
另外,随着各国监督管理法规趋严,全世界内对回收再生材料的需求呈现激增趋势。例如,欧盟提出了关于报废车辆的指令,对再生塑料的使用设定了严格的标准。此外,消费电子等领域对高回收含量材料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增长。
在需求强劲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科思创推出了回收含量达90%的PCR聚碳酸酯。该产品能实现传统高含量再生塑料较难实现的高饱和度色彩和白度,且较原生化石基产品可减少70%的碳排放。实现这一突破的重点是严格筛选高品质PCR原料,并在共混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精准优化材料配方。
在布局塑料回收过程中,王丽表示,“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产业链及回收体系的制定与完善方面。作为生产商,如何确保回收原材料供应过程中量和质的稳定,追溯整个循环过程很重要。另一方面,塑料应用领域十分普遍,如何大规模地在塑料回收形成长期又有经济效益的回收产业链,需要系统性的政策法规指导。”
据透露,目前,科思创该生产线的回收材料来源最重要的包含:饮用水桶、碟片、板材、车灯,比如农夫山泉的19升聚碳酸酯水桶、建筑板材中的阳光板等。这一些产品的聚碳酸酯材料具备透明、聚碳酸酯纯度高、回收效率高、供应链成熟、物理回收的复杂性相比来说较低等特点。
对于再生塑料产品的性能,王丽表示,“科思创PCR产品的透明、高强度、抗冲击、耐高温等性能可以媲美全新产品。一方面,我们对回收一系列步骤严格管控和溯源,保证每个环节的品质符合技术指标,另一方面,我们的PCR能够完全满足很多客户定制化需求,以及帮助其实现减碳指标。”
科思创是全球领先的高品质聚合物及其组分的生产商之一,在全世界为交通出行、建筑和生活起居以及电子电气等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此外,科思创聚合物还应用于运动休闲、化妆品、医疗健康以及化工行业本身。截至2022年年底,科思创在全球拥有50个生产基地,约18000名员工。
除了物理回收,科思创也在开发聚碳酸酯化学回收。王丽透露,“科思创已于近期在欧洲成功开发一项创新的聚碳酸酯化学回收工艺,且已启动该工艺的技术实施中试。未来,化学回收技术将帮助科思创回收更多现阶段没办法回收的废弃塑料,助力下业开发更加循环低碳的产品,加速行业向循环经济和气候中性的未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