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闪爆面罩海军作战当中必不可少的小物件在关键时刻能保命
平常看欧美关于海军的电影电视剧时,经常能看到欧美国家的海军舰员在战斗时都会头戴一个只露出眼睛的头套,就如同以前玩CF里的飞虎队一样,那他们为啥要戴这样的头套呢?难道是怕别人认出自己吗?其实这是老牌海军国家经过海战之后总结出的保命经验,那玩意简单的说就是防火用的,主要是戴在头上和手套。戴在头上是为保护头部不被大火灼伤,戴在手上是为了可以触碰经过高温灼烤过的钢铁,能够在大火中打开逃生的舱门逃命。而这玩意有个专业的名词叫“防闪爆面罩”,这玩意在二战时期的照片中也能找到,所以证明在二战前这玩意已经装备了。
海军的军舰都是钢铁材料制造成的,而在海战中一旦被击中,军舰内部起着大火,而钢铁很有强的热传导性,如果不戴这手套直接触碰舱门的话,手会直接被烤焦,根本触碰不了。而明火直接冲向人,一旦头部被灼伤,非常容易就丧失行动及判断能力,所以保护头部和手是关键。主要是为避免爆炸物对人头部、面部、手部等关键脆弱部位的伤害,保护舰员的头面颈部和手,而防闪爆面罩就采用耐高温、阻燃效果好的材料制造成,能在一般火情下使用,从而保护军舰上的人员。
而此前在看到国内海军军舰演习时,很多人都发现中国海军并没有装备这种防闪爆面罩,所以就讨论为啥中国海军没有装备这种东西。别看这一个小小的头罩,里面包含的的道道可是非常多的,而且技术上的含金量也非常大。这种东西要求能够在200~400多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长时间保持正常的隔热,且能够在遇到特高温情况下瞬间碳化,从而避免了衣物直接与皮肤粘连,降低烧伤的损害。其主要构成材料是高端的长丝芳纶,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这样一种材料的技术一直被美国所垄断。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防火头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当时的工艺是将布料放在硼酸浸泡做处理,味道会非常的刺鼻且阻燃效果有限,使用的时间也较短。而前面说的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长丝芳纶是在上世纪60年代后才开始生产的,相较于此前的防火头罩其耐火效果更加好,且强度更高。据公开信息来看,在400度的明火持续燃烧时不会被点燃,而且在260度的高温环境中能连续使用100个小时,且材料强度仅下降30%左右,哪怕是在300多度高温中连续使用150多个小时材料强度依然保持在50%以上。可见其材料的优良。
而这是因为这样一种材料的优良,所以迅速替代了硼酸阻燃布成为阻燃防护服的新材料。但这种技术一直被美国垄断,而且美国也只愿卖成品不愿卖技术,所以这样一种材料的技术一直被美国垄断,连欧洲都没办法突破。所以和美国关系都不太好的中国不可能从美国大量进口使用,要想用就得自己生产。所以在中美蜜月期中国开始接触这种东西之后,中国开始在上世纪末开展研究。其实这样一种材料和防弹衣的广为采用的凯夫拉材料类似,所以经过十多年的技术攻关,现在中国也能独立生产这样一种材料。在近期中国海军公布的训练图片来看,中国海军也开始用上了这种东西,和其他许多东西一样,中国又一次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真正创造出属于中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