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会丨-30℃到800℃ 感知北京冬奥赛场
1月4日,习先后来到国家速滑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实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情况,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运行管理人员、服务保障人员、科研人员、媒体记者和志愿者等,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
“我们将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盛会。”新年前夕,习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向世界表达中国态度。
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赛事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冬奥备战扎实有序冬奥会备战现场的广大冬奥筑梦者和冰雪追梦人,在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中,谱写一曲曲动听的“冰与火”之歌,让世界感知中国人民“一起向未来”的炽热与真诚。
冬季,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小海坨山之巅,海拔2198米,阵风可达11级,气温低至-30℃。造雪机、压雪车的作业声穿透夜幕。
2021年11月15日起,伴随着数十台造雪机发出的轰鸣声,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有着“雪飞燕”之称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开启赛时高山滑雪项目造雪工作。
“到1月1日,我们已完成了整体的76%左右。1月10日造完雪后,赛道雪的厚度平均在1.5米到2米左右。压雪车也在24小时不间断工作。”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工作人员说。
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作“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速度、激情、心跳,源于赛道的难度。根据冬奥高山滑雪比赛赛道标准,为保证运动员高速滑行,雪道表面须保持结晶状态。
“20人每天分两个班次24小时持续作业。”工作人员称,为保证所造的雪能最大限度落在赛道上,造雪队员每隔一小时便需要实地查看造雪情况。
“苦是苦,但是想一想,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为国家出力!”“以后我会跟孩子说,北京2022年冬奥会我参与了!”造雪、压雪、索道、高山救援、赛道安全防护诞生于2018年7月2日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团队,队员们个个堪称“雪上飞虎”。因为热爱滑雪,期待冬奥,他们选择置身“舞台”幕后,克服重重困难,共赴北京冬奥会的冰雪之约。
制冰,是冬奥会场馆技术实力的综合展现。光滑稳定的冰面,在冰雪项目高水平竞技中尤为关键。场馆冰面温差越小,冰面就越平整,硬度也越均匀。按照国际滑联的要求,冰面温差不能超过1.5℃。
作为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的比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面被称作是“最快的冰”。
“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和传统技术相比,这种制冰方式不但可以提升20%以上效能,冰温也更均匀,温度差基本能控制在0.5℃以内,更加有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
打造“最快的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作,精确调整制冷机组参数、控制水的纯度和硬度以及速滑馆内的温湿度等。
“我刚开始觉得制冰可能不是很难,觉得把水浇到地上,温度一下来就冻成冰了。其实要先浇底冰,然后喷漆,再一遍一遍浇水,使它一层一层铺起来达到一定厚度才行。包括修冰,要不断找平,然后不断地修。”全程参与国家速滑馆制冰工作的“制冰订单班”学生感慨道。
“冰水转换”“消毒机器人”“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100%绿电供应”科技为北京冬奥增添了别样的光彩,让“科技冬奥”成色十足。
还有30天,奥林匹克之火将再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燃起,世界各地的冰雪运动员将在北京冬奥的舞台上展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为展现冬奥火炬灵动飘逸的美感,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一改过去采用金属隔断“奥运圣火”与火炬外壳的设计,以火炬外壳为容器,将“奥运圣火”直接置于其中燃烧。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火炬外壳一定要能耐住800℃氢气燃烧的高温。
要做到“轻、固、美”,首选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大的问题是,跟它相配的树脂不耐高温,一般就200℃左右。而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要达到800℃,甚至更高的温度。这是最大的难点和创新点。”相关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为攻克一系列难题,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协同努力,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瓶颈,实现了火炬外壳在高于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正常使用。
作为凝聚人类美好愿景的重要载体之一,“飞扬”的设计,既展现了时代创新的科技感,又展现着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带给人们信心、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