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案例

CASE CENTER

服务案例

CASE CENTER

打破海外技术封锁造出国人自主的高性能纤维材料

发布时间: 2023-09-23 05:29:14 |   作者: 服务案例

  2020年9月,工博会的第二天,一家刚刚崭露头角的企业向它的客户宣布:国产氧化铝连续纤维历经15年的科研攻关,终于完成中试,走出实验室。

  彼时,工博会的参会者们并不知道,仅仅两年后,乘着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东风,这家上海榕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建成了生产能力超百吨的先进生产工厂,并变成全球第三家、中国第一家具有该类产品量产能力的企业。

  初到临港寻找生产车间时,榕融新材料提出了“长边超过185米,高度超过16米”的厂房要求。由于氧化铝连续纤维的生产的基本工艺特殊,对厂房有很高的空间要求。为了达到企业要求,临港新片区的工作人员前前后后跑了半年多,“有时候高度满足了,长度差一点;有时候长度足够了,面积又小了。”

  终于,他们帮企业找到了一处原先租给物流公司的仓库,企业只要将设备搬入调试后,就能开始量产。仅一个月后,企业在此开始了第一阶段的试生产。

  期间,临港新片区通过产业、人才配套政策,大力支持企业未来的发展。由于前期试生产十分顺利,2021年10月,企业又在临港拿地,正式开工建设上海榕融新材料先进制造基地。2022年8月,工厂按期封顶进设备,10月25日落成投产。

  为什么临港新片区愿意为这样一家公司“大费周章”?实际上,这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意义息息相关。氧化铝连续纤维,这是际公认的耐高温热端构件新一代主力材料,因具备熔点高、热导率低、绝缘性好、抗化学侵蚀能力强等特性,可以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热电、石油化学工业、半导体、汽车以及高温炉膛等高端领域,也是此前我国唯一未能实现稳定量产突破的高性能纤维材料。

  上海自贸试验区10年间聚焦推动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持续推进制度创新,目的是为了给新兴起的产业、科技产业铺平道路。扎根自贸区后,榕融新材料终于打通了氧化铝连续纤维从研发到生产的所有“卡点”,打造了一套高铝氧增强复合材料胶体及预浸料生产、纤维生产、织物生产、结构件生产、定型测试的整体产业链,质量完全对标国际行业标杆,所有工艺装备全部自研,核心装备及原料国产化,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彻底打破海外技术封锁。

  厂房落地当年,榕融新材料即已具备氧化铝连续纤维及长丝制品400吨/年和氧化铝短纤维600吨/年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具规模优势的氧化铝纤维制造商。这也是继日本达到1000吨产能、美国达到4000吨产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该类产品量产能力的项目。

  如今进入榕融新材料的厂房,一股热气扑面而来。16条超百米长的生产线上,机器飞转,全球的订单如雪片飞来。而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是氧化铝连续纤维、布、织带、绳、套管、纱线、缝纫线、针刺毯等产品,已经大范围的应用于树脂、金属、陶瓷等高端复合材料领域。

  “公司还计划三至五年内完成氧化铝纤维的产业化推广应用,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为我国高端装备升级换代提供高强度耐高温复合材料及复合异型结构件。”榕融新材料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榕融新材料和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故事并没有讲完。今年9月8日,广西省百色市政府与榕融新材料正式签署了“百色市氧化铝纤维制品项目”协议。协议明确,榕融新材料将投资约107亿元,在百色建成约年产万吨的榕融新材料先进制造基地(广西百色)。建成后,这一万吨工厂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顶级规模的氧化铝纤维制品单体工厂项目。“榕融也将进一步挖掘民用产品领域的应用前景,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消防安全等。”榕融新材料副总裁徐军介绍。

  而这一次业务拓展,不光带来了榕融新材料生产能力的质的飞跃,更是国家自贸战略和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战略深度叠加的生动写照。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作为国家自贸战略的高地,近年来持续实践更大力度先行先试、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试验区,是国家推进⻄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这一次的产业联动,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以及供应链的合理布局、产业协同。

  百色市相关负责人透露,榕融新材料在百色建厂后,将有望借力百色这样一个面向东盟开放的桥头堡,实现中国科学技术产品“走出去”,真正将“自贸区制造”推向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