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体会登录网址hth:
【太平洋汽车行业频道】近日,吉利汽车对位于瑞典哥德堡的瑞典研发中心(简称 “瑞研”)进行深度探访,揭开其安全技术体系、全球架构研发源头及无人驾驶前瞻技术的面纱。作为吉利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瑞研与此前探访的德国研发中心(简称 “德研”)共同构成吉利欧洲研发核心,此次探访也进一步展现了吉利历经近 30 年沉淀形成的全球化研发战略实力。
据了解,吉利已构建起由 “五大造型中心、五大工程研发中心、五大试验区域、五大能源技术形式、五大 AI 智能生态圈” 组成的全球化战略体系。其中,五大工程研发中心分别布局于中国杭州、宁波及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德国法兰克福,形成覆盖全球的研发技术网络,旨在通过本地化创新与全球资源融合,为用户更好的提供高品质出行产品。
此次探访的核心载体 吉利欧洲创新中心(简称 “Uni3”),坐落于瑞典哥德堡,是集研发、设计、销售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其命名中的 “Uni” 蕴含宇宙、联合、独特、学习之意,“3” 则呼应 “三生万物”,传递中瑞合作创造 “1+1>3” 价值的愿景。建筑规划设计上,Uni3 融合中国五行元素与瑞典水晶制作技艺,6 座建筑外立面以不一样的颜色玻璃幕墙代表 “金木水火土”,曾获 2021 年红点设计大奖、北欧革新创新奖等荣誉。
从产业生态来看,Uni3 园区内聚集了吉利瑞典研发中心、吉利瑞典全球设计中心、欧洲领克国际销售公司,同时吸引丰田及 100 余家初创企业入驻,形成以吉利为核心的技术与创新集群。地缘优势方面,哥德堡作为北欧交通枢纽,不仅拥有漫长寒冬可用于极端低温测试(验证电池低温性能、车身耐寒性等),周边森林山地、海岸公路、冰雪路面等多样地形,也为车辆底盘操控、防止腐烂的性能、ESP 标定等测试提供天然场景;其港口枢纽地位更可实现 2 小时航程覆盖欧洲主要汽车市场,便于零部件进出口。
在技术验证能力上,Uni3 依托三大试验场构建北欧极寒测试网:自有 Sve 试验场负责车辆接收与整备,合作的 Colmis 试验场(15 种场地类型)专注寒冷工况下动态性能与充电表现验证,Hllered 试验场(16 种场地类型)则针对车辆耐久性、舒适性测试。此外,吉利还在欧洲 30 国开展实地测试,包括德国高速公路高速测试、东南欧充电基础设施评估、西欧城市道路导航测试,不仅验证续航、充电效率等技术指标,还通过与当地用户及供应商交流适配区域需求。
作为 Uni3 的核心组成,吉利瑞典研发中心成立于 2013 年,前身为吉利与沃尔沃联合设立的中欧汽车技术中心(CEVT),目前已聚集来自 40 多个国家的 2000 余名工程师,拥有超 2000 项专利,在安全技术、全球架构、混动技术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安全研发技术领域,瑞研开发了全球首个面向 L2-L4 级无人驾驶的 “失效安全” 方案:通过失效运行式电子电气架构设计(无单点故障隐患)及 ASIL D 级电源系统(智能电气开关、电池管理等技术协同),确保制动、转向等系统失效时,车辆仍能安全行驶至目的地或维修厂。信息安全方面,其采用现代加密算法,应用 30 项全新技术提升车辆抗黑客能力。架构造车层面,以浩瀚 - S 架构为代表,瑞研建立了高于行业标准的安全体系:全球首创 “第三吸能盒”,在前围板设置 30cm 吸能结构,解决混动车型动力总成大、乘员舱空间与安全平衡难题,使车内空间保持率提升 15%;全球首发 “十宫格门槛梁”,通过高强铝挤出工艺与 10 个吸能单元设计,使侧碰抗冲击能力提升 60%,并通过 22 个撞击点测试;第三代大型一体式压铸后端铝车身则将 80 余个零件一体成形,配合四层吸能缓冲区,可逐级化解追尾能量,同时实现高压配电盒碰撞时自动翻转,规避短路风险。
混动研发技术上,瑞研一方面推进前瞻的 Ultra Hybrid 技术,通过电机与传动系统优化设计,将混动系统体积压缩,实现 B-F 级车型跨平台适配,可支持纯电车低成本改装为插混车型;另一方面,已落地的浩瀚电混系统构建 900 伏高压架构,搭载混动领域首个三电机兆瓦电驱系统(最大输出 1030kW)、全栈自研 2.0T 电混专用发动机上限功率超 200kW,热效率 46%)及 145kW 增程发电机,可实现高速直驱、低速增程的智能切换,降低 16% 油耗。
动态控制与自动驾驶领域,瑞研开发的 Dynamic AI 系统,通过驾驶员行为数据与地形检验测试的数据生成驾驶画像,结合机器学习与 ZID 摄像头实现全地形自适应,自动调整驾驶模式;“定海中枢” 动态域控则可统一调度转向、动力、制动系统,实时优化车辆姿态。硬件配置上,浩瀚 - S 架构搭载 48V 主动稳定杆(0.2 秒响应,1400Nm扭矩)与闭式双腔空气悬架(最大调节行程110mm,离地间隙 288mm),提升操控与舒适性。无人驾驶架构方面,2019 年完成的浩瀚 - M 架构,以乘客优先为核心,采用 L4 级安全技术(关键系统冗余)、易清洗内饰、定制化热管理系统,满足 Robotaxi 商用需求。
此次探访中,基于瑞研技术赋能的极氪 9X 成为焦点。这款车型已于成都车展开启预售,1 小时内订单超 4.2 万台,目前总订单突破 5 万台,计划 9 月 29 日正式上市,其核心技术均源自瑞研的研发积累。
在动力性能上,极氪 9X 首发浩瀚超级电混系统:依托三电机兆瓦电驱,实现零百加速最快 3.1 秒、最高时速 240km/h,纯电续航 380km、综合续航超 1000km,6C 充电倍率可实现 20%-80% 电量补能仅需 9 分钟;即使在 20% 馈电状态下,2.0T 发动机与增程发电机协同仍能保持性能不衰减,同时通过曲轴偏心设计与声学包裹,将发动机舱内噪音控制在 0.5 分贝。
底盘与通过性方面,极氪 9X 搭载浩瀚 AI 数字底盘,5.2 米车身实现接近轿车的操控表现:闭式双腔空气悬架最大离地间隙 288mm,48V 主动稳定杆可在侧碰前 0.7 秒抬升同侧底盘,减少 27% 侧碰侵入量;“定海中枢” 可在 120km/h 同侧双胎爆胎时,200 毫秒内制动干预保持直线 级横风(车身偏移20cm)。此外,车型可自动识别 7 种特殊地形(草地 / 碎石、深雪、攀岩等),此前已成功穿越克里雅古道,抵达海拔 5000 米无人区。
安全性能上,极氪 9X 车身扭转刚度达 41600 牛米每度,白车身高强钢与铝合金占比超 91%,1500 兆帕以上高强度材料占比 60%,并采用一体式热成型门环、一体式天窗环等四大集成结构。测试标准上,其是混动车型中唯一通过 50km/h 正面柱碰、105km/h 后碰(能量为国标 4.4 倍)的车型,还新增顶压翻滚、卡车追尾等非法规测试项目。
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极氪 9X 提供 H7 与 H9 两种方案:H7 搭载 NVIDIA DRIVE Thor-U 芯片(700TOPS 算力),基于SmartAI Agent 架构实现极端天气 AEB、园区无图漫游等功能;H9 则以双 Thor-U 芯片(总算力 1400TOPS)、5 颗激光雷达(1 颗长距 300 米探测,4 颗四向固态雷达)及 43 个感知单元,构建 360 度无盲区感知,同时通过双端到端模型与全链路冗余设计(转向、制动、配电等),满足 L3 级无人驾驶安全需求。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全球投资收购与合作的核心,是为吉利奠定世界级汽车产业 “基本功”。目前,吉利的全球化战略体系已形成多维度支撑:五大造型中心(上海、宁波、米兰、哥德堡、考文垂)融合全球设计理念;五大工程研发中心协同推进技术突破;五大试验区域(欧洲、亚洲、美洲、澳新、非洲共 16 个基地)确定保证产品适应全球路况;五大能源技术(纯电、混动、醇氢、换电、高效燃油)覆盖多元化需求;五大 AI 生态圈(星睿智算中心联合阶跃星辰、时空道宇等企业)则完成全域 AI 布局,推动汽车行业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
上一篇:國際演講會89大區2025中山峰會勝利閉幕
下一篇:别克英朗混动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