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138万吨!初裁存在倾销!
8月14日,商务部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简称《反倾销条例》)的规定,2022年11月30日,商务部(以下称调查机关)发布2022年第35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口聚碳酸酯(以下称被调查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机关初步认定,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大陆聚碳酸酯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该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39074000。该税则号项下双酚A型聚碳酸酯按重量计含量小于99%的产品不在本次被调查产品范围内。
自2023年8月15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中国台湾地区的聚碳酸酯时,应依据本初裁决定所确定的各公司的保证金比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对应的保证金。保证金以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从价计征,计算公式为:保证金金额=(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保证金征收比率)×(1+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
2022年,世界PC产能同比增长9.0%,产量为同比增长2.5%;装置平均开工率为70.3%。
东北亚地区在世界PC产能占比最大。世界PC生产大多分布在在东北亚、西欧和北美等地区,分别占世界总产能的59.6%、16.6%和11.8%。
2022年,世界PC主要生产公司数30多家,前十位生产企业产能占总产能的71.5%。其中,科思创是世界最大的生产企业,占世界总产能的20.9%,沙特石油公司和浙江石化分别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
据中国合成树脂协会聚碳酸酯分会统计,从2019年起,国内聚碳酸酯产能激增,年均增长率达到24.7%。截至目前,我国聚碳酸酯产能已达到343万吨/年,为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生产区。但从2019年至今,域外新增聚碳酸酯产能鲜有耳闻。以中国产区为产能增长点的趋势,也将由此进行压力外溢。2019—2022年中国产能年均增长率达到24.7%。预计2023年,国内聚碳酸酯产能过剩量为63万吨,加上聚碳酸酯净进口量估计在75万吨左右,所以,今年国内聚碳酸酯产能的实际过剩量可能达到138万吨,占全球过剩产能的81%。
“近几年,随着产能的激增,聚碳酸酯企业的关注点经历了从新建产能,到一体化,再到如何消化存量的变化。”荣盛石化销售事业部经理祝群伟表示,国内产品同质化是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因此,聚碳酸酯企业要有序分配产品牌号,实现错位竞争,使行业各应用领域均衡承压。对于已有的聚碳酸酯存量,企业可通过加大出口力度等措施进行缓解。祝群伟还提到,企业要努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寻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热点。
从品牌来讲,科思创与克产能持续位居全球第一第二水平,但绝对量的占比上慢慢地减少,可以明显看到中国PC品牌后来居上,在中国总产能跃居世界第一的前提下,国产各品牌纷纷进入视线。
随着国内PC工厂配套的逐渐完备以及品质的不断的提高,2023—2025年,国内PC净进口量将快速减少,但是出口增量相对放缓。进口取代优点是国内竞争力提升,又有本土作战优势,后续从品质、品牌、服务等方面造成取代放缓;表需的增加也预测放缓,回料部分的取代已经体现。
国内按品牌占比情况:持续占比最大的科思创已从27%降至21%,预期将继续回落至21%以下水平。
通过对进出口趋势、政策、成本竞争力、品牌等情况的分析,逐步优化策略,更高效、更精准地来降低进口提升出口,改善国内存量问题,将中国大陆供需存量矛盾进行稀释。
1、国内竞争力具备进口、加大出口能力,通过品质、品牌逐步提升来赢得一定量的供应,提升存量产能利用。当前品质提升、品牌提升还是相对有短板。
2、出口形势来看,先易后难,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后期再做长远突破;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也会随着进行方向性变化。
3、竞争势态来看未来充满机会。竞争力:亚太>欧美;装置老旧情况:欧美>亚太;竞争白热化程度:中国>亚太>欧美。
聚碳酸酯需求的增长虽然在过去二十年取得了快速的提升,但随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增速的下降和低端产业外迁,未来聚碳酸酯消费增速也将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预计未来五年,国内聚碳酸酯的消费增速将保持在 GDP增速相近的水平。
一些细分应用会出现产能过剩局面,特别是在传统的中低端传统大宗应用领域,如用于板材和一般改性及合金的聚碳酸酯树脂。但由于无法在品质、服务、认证等多重维度构建竞争优势,出口将更多利用价格上的优势,将大多分布在与中低端、价格敏感型领域。在利润率低、应用量大的中低端领域国内产能明显过剩,在利润率高、应用量比较小的中高端领域国内产能显著不足,出现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局面。
从聚碳酸酯装置规模上看,目前全球总的聚碳酸酯产线条,全球单套聚碳酸酯装置的平均产能约5.9万吨/年,而我国大陆地区单套聚碳酸酯装置的平均产能接近8万吨/年,国内装置的单套产能明显高于国外水平。
从聚碳酸酯生产基地规模上看,全球目前共有36个聚碳酸酯生产基地,单个生产基地的平均产能约17万吨/年,而我国大陆地区的13个聚碳酸酯生产基地的平均产能只有13.8万吨,显然国内在生产基地规模上与国外成熟生产基地有很大的差距。但预计到2025年我国大陆地区会有17个左右的聚碳酸酯生产基地,单个生产基地的平均产能将超过25万吨/年,并将诞生4~5个年产能在50万吨以上的大型聚碳酸酯生产基地,而国外目前尚无年产能超过35万吨的聚碳酸酯生产基地。届时国内不论是在单套装置的规模上还是产能的集中度上都会远超国外装置和园区,从而在生产制造的先进性和低成本上形成竞争优势。
由于产量和消费量的逐步扩大,聚碳酸酯材料已初具“大宗塑料品”的特点:交易量大、通用料多、中低端产品性能逐渐趋同和标准化、加工技术逐步成熟、专业方面技术依赖度不断降低。
在聚碳酸酯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未来聚碳酸酯产品的差异化将愈发明显。
综上,我们得知在一些有特殊性能要求的应用领域,各种各样的聚碳酸酯产品被大量应用,而聚碳酸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往往又同时兼具高的附加价值的特性,往往需要针对不一样行业、不同客户、不用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差异化开发。
随着国内聚碳酸酯产能的进一步释放,预计未来国内聚碳酸酯将会与双酚A长期维持在3000至5000元/吨的差价范围内,聚碳酸酯的价格已从市场导向转向了成本导向。
再生聚碳酸酯是将废弃聚碳酸酯重新循环利用的一种方式,再生聚碳酸酯的大规模利用不但可以降低碳排放还可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塑料污染。
再生聚碳酸酯按照回收来源可分为消费前回收和消费后回收。消费前回收主要指在聚碳酸酯的合成、改性、制品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这部分材料由于回收来源集中、组分简单、附加值高,目前已被广泛回收使用。消费后回收主要指聚碳酸酯制品经过终端用户使用,制品已完成其原定目的或不能再使用而回收的聚碳酸酯。消费后回收由于经过流通环节,因此回收产业链长、成分复杂、技术难度高,目前回收比例不高,但却是未来聚碳酸酯回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聚碳酸酯工业化生产的主流工艺包括界面缩聚工艺和熔融酯交换缩聚工艺(简称熔融缩聚工艺)两种。界面缩聚工艺一直是合成聚碳酸酯的主要工艺路线,也是最早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合成技术,反应速度快、条件温和,在产品的质量、产品线等方面更有优势。熔融缩聚工艺大规模商业化相对较晚,由于不使用光气,对地域的限制更少,在近几年被大量应用。
未来我国聚碳酸酯产业要想改变目前“大而不强”的局面,发展高端共聚聚碳酸酯产业势在必行。但高端共聚聚碳酸酯产品工艺路线复杂、投资大、周期长,且通常还会受原材料等因素制约,其开发难度要远大于均聚聚碳酸酯,好在立足于均聚聚碳酸酯的国产化,国内已经有多家公司和科研院所在进行共聚聚碳酸酯的聚合工艺开发,如硅氧烷共聚聚碳酸酯和支化聚碳酸酯已部分实现了国产化,相信未来必然还会有更多具备不同优异性能的共聚聚碳酸酯产品会逐步实现国产化。
2017年之前国内聚碳酸酯有关标准非常少,主要涉及其命名原则、性能要求及测定方面的指标要求,还有建工方面的聚碳酸酯板材标准。但自2017年以来,国内各类聚碳酸酯有关标准大规模出台,一项标准从立项到发布通常要2年左右时间,也就是从2015年起,国内公司开始重视聚碳酸酯的有关标准建设,这与2015年内资聚碳酸酯工厂投产的时间点刚好吻合。
- 上一篇: 第一套国产的大型聚碳酸酯装置一期建成投产
- 下一篇: 聚碳酸酯市场研究:进口替代与产能过剩的“冲突”